|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当时的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滑田友负责纪念碑浮雕《五四运动》的创作。他从中国古代画家南齐人谢赫的“六法”中概括出了雕塑艺术的原理,又将西方的解剖学运用其中,这种做法有效地将西洋雕塑的严谨和中国雕塑的写意结合在一起。
王临乙是中国现代雕塑事业的拓荒者,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央美院教授、系主任。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卅运动》是其代表作之一。生于上海的他,亲历了在1925年5月30日一万多人的工人游行与集会。面对帝国主义的暴行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王临乙深有感触。经过反复考虑,王临乙决定在浮雕创作中采用整体统一的造型,将人物的鲜明影像置于一个连续性的运动过程中。
早年留学日本,有着革命经历的老艺术家萧传玖是浮雕《八一南昌起义》的主稿人。他的作品以造型准确,人物神态生动见长。《南昌起义》浮雕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向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壮丽战斗情景。
主稿浮雕《虎门销烟》的曾竹韶教授早年在西方许多国家学习考察,对西方雕塑传统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当他到英国伦敦参观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展览时,惊叹祖国艺术传统的悠久与杰出,萌发回国学习民族传统雕刻艺术的念头,后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回到祖国。
他在创作中反复推敲人物的形态,注重对人物的精神刻画。《虎门销烟》浮雕人物虽然不多,但是刻画得形象生动,这也是他尝试结合西方雕塑与民族传统技法创作新题材雕刻作品的一个开端。
傅天仇教授主稿的浮雕《武昌起义》,其表现形式和塑造手法是叙事体的、现实主义的。画面中精细刻画了辛亥革命先烈举枪冲击湖广总督衙门的英雄形象和壮烈场面,冲锋向前的起义军形成一股锐不可挡的洪流,总督府的匾额已经落地,象征清王朝统治的黄龙旗也被起义军踩在脚下,赞颂和讴歌了为中国革命事业披荆斩棘、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行者们的精神。
张松鹤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主稿的浮雕《抗日游击战》表现了青纱帐里,抗日游击战士奋勇向前的形象。作者在作品中强调了典型环境,加入了青松、高粱等背景,使得这件浮雕别具一格。主稿浮雕《金田起义》的王丙召,接受任务以后,亲往广西桂平县金田一带山区徒步实地考察了一个多月。他对每桩革命事迹的特征、细节和当时太平军战士的服装、枪械、用具,都经过认真地、一丝不苟地研究和探索。后期创作时,他把工作室设在天安门广场一角的一个席棚内。不避寒暑,夜以继日地在里面工作。当时,彭真市长曾亲自到工棚来看望这位满身泥水和汗水的艺术家。
伟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5月1日。艺术家们的心血都凝聚在纪念碑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的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上。这些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共有约170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有力地勾画出我国近百年来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2015-05-13 0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