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转载]令人感叹的“动物互助精神”
Thursday, March 12, 2015 20: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令人感叹的“动物互助精神”

       

      
人们大都认为动物们之间充斥着弱肉强食、相互残杀的行为。其实不然,同类动物以及不同种类之间都存在着有趣的互助互爱甚至生死与共的行为。

     
草原上,斑马是成群活动的。它们在巡游觅食时,总有一只斑马担任警戒,以便有危险时发出警报,通知同伙立即逃命。有时候,狮、虎等猛兽追得很紧,情况十分危急,斑马群中就会有一匹勇敢的斑马,毅然离群,义无返顾地单身与狮子搏斗,以掩护同伙的撤退。当然这匹斑马最终成了猛兽的腹中之物。如果斑马群再度遇险,还会有另一匹斑马出面抵挡,前仆后继,令人感叹,为之动容。

      
我国古人对乌鸦十分崇敬,汉代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说:“乌,孝鸟也。”因为乌鸦具有“反哺”习性。乌鸦初生,母哺六十日,待母鸦衰老无法觅食时,便由小乌鸦喂哺。喜鹊和乌鸦发现食物时,总是先大声叫唤,让长辈先来吃食。老鸟吃过以后,便飞到高处放哨,让其它饿鸟安心啄食。还有黄鹂、紫燕、鸿雁等鸟类,也都是在“尊老爱幼”中生活。

     
热带雨林中的鹦鹉,不仅同类相亲,而且非常好客。当它们千辛万苦找到可口食物正在聚餐时,发现友邻鸟类从上空飞过,总要停下来唱“迎宾曲”,热情邀请其降临,共享美食。

     
美洲有一种蜜蚁,遇到蜜源植物时,就把肚皮吃得胀胀的。但并非自己一饱了事,而是在饱餐之后立即赶回去,见到没有进食的伙伴便主动吐出蜜来,让它充饥,有时自己吐得腹中空空,也在所不惜。

 

      

     
 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在电锯的轰鸣声中,所有的动物都逃离了,惟有一种叫做树虎的动物没有走,而据记载,树虎是非常怕人的。工人们深感奇怪,他们找来动物学家桑普,桑普说,一定有一只树虎被树胶沾在了树上了,所以其它树虎才不走。大家仔细搜寻,果然发现树干上有一只树虎。原来,一千只树虎里,总会有一只被树胶粘住,从此再也不能动弹。但这只不能动的树虎仍然能活很多年,因为周围的树虎都会来轮番喂它。伐木工人听了被深深感动,他们将整棵树移到森林的深处,于是所有的树虎也都跟着迁移了。但后来,树虎还是在世上灭绝了,因为它的毛皮非常昂贵。有人先将一只树虎用胶粘在树上,其他树虎便相继跟来,寻食喂养这只不能动的树虎。善良使它们纷纷落入猎人的圈套而被一网打尽。

     
一只北极鼠,被猎人的夹子夹住了后腿,夹子又被缠在了树上,动弹不得。但它没死,直到一年后,它的后腿脱落,一瘸一拐地逃生了。而这一年中,总会有几只母鼠来喂养它。于是,猎人又利用北极鼠的善良,将北极鼠捕获。慢慢的,北极鼠同样也被灭绝了。

     

     
不仅同类动物会互相帮助,而且在不同类动物间也有这种行为。

     
在西南非洲,曾发生这么一件事:一只羚羊和一头野牛结伴而行,羚羊在前,野牛在后,每走几步,野牛便哀叫一声,小羚羊也回过头来叫一声,似乎在回答野牛的呼唤。假如小羚羊走得太快了,野牛就高喊一声,小羚羊马上原地立足,等那野牛跟上了再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野牛眼睛害了病,红肿得厉害,已无法单独行动,小羚羊帮助它,为它带路。

      河马见义勇为的精神,曾经使一个动物学家感叹不已。事情是这样的:在一个炎热的下午,一群羚羊到河边饮水,突然一只羚羊被凶残的鳄鱼捉住了,羚羊拼命挣扎也无法逃命。这时,只见一只正在水里闭目养神的河马,向鳄鱼猛扑过去。鳄鱼见对方来势汹汹,只好放开即将到口的猎物逃之夭夭。河马接着用鼻子把受伤的羚羊往岸边推去,并用舌头舔羚羊的伤口。

      有人在西伯利亚偶然发现,两只鹿带着一只无精打采的小狗獾,到一片洼地吞食泥土,然后又把它送回原处。经证实原来是鹿帮助有病的幼獾去吃沸石,终于帮助它清除了腹内的有害物质。

     

     
印度有一种体壮力大勇猛无比的犀牛,但眼小近视,生活很不便。恰好有一种叫牛鹭的小鸟,也叫剔食鸟,专门“伺候”犀牛,停在它的身上,啄食犀牛皮肤内藏着的寄生虫,这样既填饱了自己的肚子,又清洁了犀牛的身躯。

     
在非洲,一只狒狒身中毒箭,危在旦夕。它毫不犹豫地请山羊带路觅药,后来狒狒已是筋疲力尽,几只山羊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一种称作白药的草药,让狒狒将这“灵丹妙药”吃下去后,利箭便从肌肉中弹跳出来,箭毒也消失了。

     

      
在新疆、青海等荒漠草原,有人曾见过小雪雀站在黄鼠的背上,随黄鼠往返奔驰,张开双翅,嘴里还发出繁杂的叫声,不会坠落下来。荒漠草原寒热变化很大,日夜温差悬殊,黄鼠洞温度适宜,可以避免炎热和寒冷,所以黄鼠洞就成了雪雀繁殖营窝的好环境。雪雀黄鼠同居,对双方都有利。雪雀机警,可以替黄鼠望风,当遇到危险时,雪雀立即起飞鸣叫,黄鼠可以很快藏到洞中。

     
浅水里一种叫做隐鱼的小鱼,当受侵犯无处藏身时,就依附在海参身上排便,躲过追杀海参也从其排泄物中得到食物,两全其美。

      
青猴性情豁达顽皮,喜欢打闹。除在同类间嬉戏外,还爱和食草兽逗玩,比如与出名厚道的石鹿相处,为它们轻轻地拂尘搔痒,装出百般狎昵,看上去十分有趣。不过,它们之间的这种亲密无间,并不完全出于游戏的天性,而是双方各有所图。
原来,石鹿的皮脂腺发达,在蓬松的皮毛中,寄生着一些小虫和含有盐分的油垢疙瘩。这些东西,对石鹿来说,完全是一种瘙痒和患疾的负担,但对青猴来说,却是一种拈之即得的可口小吃。因此,石鹿乐于借助青猴之“手”,替它除去这些赘物;而青猴可随时打打牙祭。这样互惠互利,自然亲昵、融洽了……

      
野山羊与火鸡结成“好友”,彼此受益。野山羊在离火鸡不远之处休息,机灵的火鸡充当着野山羊警卫员。冬天大雪封山绝粮之际,野山羊用蹄子拨雪寻食,火鸡乘机共餐。

     
英国一个农场有一只另类的绵羊,它早产后不幸被遗弃,农场主只好将其安置在家让几只牧羊犬把它养大。久而久之,这只羊的身份认知便产生了混乱,每日里与牧羊犬一起从狗盆里吃狗粮,并成为形影不离的好友,经常与牧羊犬出去赶羊群。
显然,这只羊更喜欢狗的生活。

     
有关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科学家们已经肯定动物之间有互助精神。有的认为,动物的这种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在生存的斗争中,一种动物如果没有互助精神就很难生存与发展;有的认为,近亲多半有着同样的基因,同一种群动物的基因较为接近,因此会有互助精神……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没有一个十分圆满的答案。

      
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自然界动物保持不变的原始互助精神,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当然不可因此否认动物间依然存在的相残性,而这种相残性在不断进化的人类身上更能得到验证,只不过表现的更高级、更隐秘、更凶狠罢了。

     

2015-03-12 20:13:03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e4f8e0102vi4x.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