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1、 一只股票“乌鸡变凤凰”的结果是股价不断“涨停”,有的一连十几个“板儿”。但真值那么多钱?这类股票往往只是一个“传说”,甚多被从新打回原形。说实话,25年的股市生涯让我看得太多,对于“涨停”实在不敢恭维,甚至避之如瘟神,遇到“涨停”赶快跑,为什么?第一,背后一定是大庄家——大鳄作怪,而且谁也说不清楚其真正意图,更重要的是,我坚信不断拉“涨停”的庄家绝不希望长期持有这只本不值那么多钱的股票;第二,拉“涨停”的目的无非是诱惑跟风的散户,然后自己出货。
2、 有没有真正值得“涨停板”的股票?当然有,尽管为数甚少,可这恰恰是有人愿意跟风的理由。用汉语拼音在电脑上打字,经常会把“股市”达成“故事”,这当然是巧合,但股市和故事却有着永远无法解析之谜。应当是股市离不开故事,而故事也成就了股市,这是密不可分投资之局。所以,投资者最大的本事在于区分故事的真假,找到真故事,坚信真故事,守住真故事,才有可能变成大赢家。但遇到假故事,对不起,那是地雷,跑得慢就可能让你血本无归。
3、 为什么股市需要故事?因为股市投资者更关心股市发展的未来,投资的是预期,是成长性。所以准确地讲,股市讲的不该是故事,而应当是“未事”——未来之事。正因如此,当年互联网公司根本谈不上盈利,甚至只是一个“计划书”——一段令人信服的股市,同样受到投资者的热情追捧。到头来,真正成功的故事能有多少?尽管如此,被媒体天天高声朗读的“成功的财富故事”,还是会吸引一代一代投资者前赴后继。其实,依据故事、依据未来、依据预期投资,这恰恰就是股市的魅力,也是股市存在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
4、 今天为什么要说“股市和故事”的关系?因为中国证监会刘主席要“打大鳄”了。这当然是正确的主张,但千万不要过犹不及。我认为,“打”只是一个方面,而更关键的是“机制建设”。我坚信,一个好的市场,一定是一个“坏人想干坏事都干不成”的市场,一定是一个可以把“坏人变成好人”的事情,而不是相反。但我们现在的市场,基本是不干坏事赚不钱的市场,不跟着坏人走也赚不到钱的市场。这才是中国股市真正的麻烦。比如,中国股市绝大多数股票的流动性很差,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在同一个市场交易层次中交易,机构想买的时候,买不到足够的筹码;机构想卖的时候,只能找散户接盘。结果是什么?那一定是“震仓洗筹、拉高出货”。请问刘主席,这算不算操纵市场?
5、 这种情况的存在,实际导致“恶意操纵和正常操作”真假难辨。说实话,这是中国股市始终无法摆脱的困境。怎么办?让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分层交易可不可以?原来我们没有那么多私募基金,现在已经有了上万家,再加上数千家公募基金和券商自营账户,我们是不是已经有条件分层交易了?同时,允许机构进入散户市场进行交易,但必须进行适度的交易披露。纽约交易所是分层交易市场,散户、大户、机构和做市商四个层级同时存在,纳斯达克采用“竞争性做市商交易制度”,相对充分地解决了市场流动性问题。而且,大大减低了监管难度。
6、 这就是说,如果把“市场机制”建设好,监管的难度就会大大减低。比如,机构投资者突然进到散户层级进行交易,立即就会暴露,监管者很容易及时跟进调查。分层交易一定形成“机构竞争性报价”和“散户竞争性交易成交价”同时存在,而且相互参考和相互渗透,这样的市场,投资者才有更理性的价格认知。而不是中国股市现在这样,谁都说不清一只股票到底价值几何,这才是股价“易被操纵”的关键所在。
7、 所以我们提请刘士余主席,股市管理应当“从机制入手”。中国股市的交易机制存在很大问题。首先是我们前面讲过的“恶意操纵和正常操作”难以区分。还有一个大问题是:交易机制和法律法规相互矛盾。怎么解释?表面上看,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一定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但落实到“市场机制”上,却变成了保护机构投资者利益,保护上市公司利益。有人认为,这恰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决定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误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讲公平”的歪曲。
8、 比如在中国,关于股市违规、违法的集体诉讼制度始终得不到支持,这就是机制问题。如果能够有集体诉讼制度,有大量律师、会计师依此生存,他们每天、每一时刻都在发现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那证监会还需要那么大队伍?还需要那么艰难地面对复杂的问题?其实,只要证监会能够控制“证券事务集体诉讼律师资质的认定”,就不会导致一些人担心的“社会动荡”。
9、 办法很多。就看我们本着怎样的初衷去想,愿不愿意去想。我认为,治理股市关键在于机制建设。但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任何一届证监会主席在“全面梳理、改革中国股市机制方面”做出有效的动作,而更多的是“就事论事”,结果是“问题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监管成本越来越高”。
2017-02-13 03: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