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生命都怕死,怕死是生物的本能,从人类到昆虫。笔者有一次坐在咖啡馆外面喝咖啡,托盘里爬着一个花大姐瓢虫。笔者想把它拿起来,放到草坪上,放回到大自然中。这个花大姐当即吓得夺命而逃。笔者感慨万千:这个还没有绿豆大的小生命都如此贪生怕死,若有慈悲心,谁还忍心吃肉?
笔者小狗宝宝2016年3月26日被一个大哈士奇袭击。那乖巧可爱的泰迪发出了最声嘶力竭、惨绝人寰的喊叫。小小瓢虫怕死,犬类中智商排名第二的贵宾就更毋庸说了。还好,咬伤不算严重。有关部门介入,哈士奇主人也赔偿了医药费。
怕死是生命的本能。我们人类和这些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不能了生死,但是我们人类可以。有精神上的追求和信仰,本质上就是为了知晓生死。倘若没有任何高尚的信仰,只相信人这一辈子完了就完了,那真是只能以物质、金钱、享乐为一生追求了。
死粗略分大概有三个阶段(如果细分还会有更多)。第一个阶段就是因为死亡的神秘而带来的恐惧,有的情况下还伴有身心上的痛苦,比如癌症晚期,比如即将被执行死刑的犯人,要么身体上伴有剧痛,有么心理上无尽的懊悔,要么二者兼有。第二个阶段是撒手(let go),这时候身心上的苦痛和恐惧一霎时俱散。第三个阶段就是逐渐进入另一种知觉状态,这种感知不再使用我们曾有的感官,不用双眼也能看到光明黑暗,不用肌肤也能体会到寒冷温暖。
我们活着的时候想像不出第二和第三个阶段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总是对第一个阶段惴惴不安。当你少不更事时候可能不会想太多;当你有子女呱呱坠地时候你也不会想太多。但是当你有年长的家人和朋友逐渐一个个去世了,当你年龄一天天逼近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再步入60岁这个老年人的坎儿,恐怕考虑死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上帝最公平之处就在于谁都免不了一死。你看活着的时候有的人顺风顺水,有的人起早贪黑,但是最后都是一死。我们活着的时候首要任务不是很多人所热衷的为家族为后代为自己的晚年积累资源,而是明白生死的意义和探寻死后的归宿。从逻辑上说,某一个终结总是同时也是另一个开端,所以死决非一死百了;从伦理上说,死了这一生就完了,无论好歹,岂不是太便宜每个人了?从精神上来说,意识是不灭的,如果意识能灭,从世界到个人,驱除所有的痛苦未免就太容易了。所以,无论怎么看死都是一门学问,了生死是人生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