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如果中央银行奉行“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核心理念,那就请你立即管住货币政策利率,不要任由它持续上涨,因为中国与实体经济相关债务资本大约160万亿元,利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意味着1.6万亿元的财务成本或利润损失。要知道,中国实体经济已经扛不住这样的消耗了。按照10倍市盈率计算,这1.6万亿元企业利润损失对应股权市值将达16万亿元,这其中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真是的股市市值损失。
也许,当下引导利率上涨与稳定人民币汇率密切相关。但我要问,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目的是什么?为稳定而稳定吗?还是为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如果是后者,那就不要让货币市场利率上涨的时间持续太长,否则中国经济不仅稳定不住,而且还会为之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尤其是已经脆弱不堪的实体经济损失更大。通过提高利率稳定汇率,不是等于让中国以实体经济的利润去补贴“热钱”或金融资本吗?这显然是“实体经济为金融服务”对吗?所以,请央行不要这样做。
人民币贬值意味着资本逃逸。这话对吗?理论地讲,这话错误的。因为,资本有不同属性,而不同属性的资本有不同偏好。宏观地看,我们至少应当把资本分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面对贬值环境,这两类资本的感受应当截然相反。金融资本偏好加息、货币升值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为之提供了良好的套利机会;但产业资本相反,它们偏好低息、货币贬值的环境,因为这样的环境为之提供了低财务成本。所以,如果我们但从金融角度看,人民币贬值只会导致金融投机资本外流,而产业资本会更愿意留在国内。
有人会说,当下人民币贬值过程中,不是许多曹德旺式的实业家去美国投资吗?错。但从金融角度讲,曹德旺等实业资本之所以流出,恰恰是过去很多年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结果,而不是当下的金融原因。事实也是如此,曹德旺对美国东西是几年前的事,只不过现在才拿出来“炒”而已,目的就是让中国人做出错误的判断,认为“曹德旺是因为人民币贬值才出走”,并以此煽动不明真相老百姓“兑换外汇”,让中国外汇储备掉进“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并以此加大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上当。
现在,我们必须警惕特朗普的“资本通吃计划”。原理我已经说过两次了,再说一次:美国未来很可能用“‘零利率到正常低利率’之间的加息空间推高美国币值,引诱全球金融资本流向美国”;同时用“‘正常低利率+减税’压低制造业成本,引诱全球产业资本流向美国”。
美国之所以可以达到上述目的,那是因为美元霸权和美国金融强势的实际存在,这样的强势中国没有,日本没有,欧洲也没有。所以我们必须做出痛苦的选择,或者提高利率挽留金融资本,让股市和实体经济承受重大损失;或者压低利率,保住实体经济的同时容忍金融资本逃逸,人民币贬值。我认为,现在央行可能采用的是“折中方案”,但我认为不妥。因为“折中方案”很可能导致“鸡飞蛋打”的结局。所以,我更欣赏欧洲和日本的做法,用宽松货币、甚至负利率全力以赴保住实体经济的金融生存环境,然后采用“非市场手段”抑制金融资本逃逸。
当然,中国无须“季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至少不能让利率没玩没了的上涨,也即是说,至少不能紧缩货币,而适宜的做法应当是“中性略偏宽松”。我认为,只要愿意,只要不受“市场原教旨主义思想”的禁锢,中国管理金融资本跨境流动将有的是“可行而有效的方案”。怕就怕“因坚持市场而不敢强化监管”,结果是“两边大嘴巴”。实际上,中国这样的教训很多。现在需要中央早下决心,不要等到事情极致化了再行动,那不仅被动,而且事倍功半,代价更大。
要保中国实体经济,实现去杠杆的战术目标,就必须保住中国股权市场活跃,除此别无选择,而利率上行对股权市场的压抑显而易见。所以,央行眼里不仅要有汇率,更要有股市。可以肯定地讲,中国经济是否可以度过难关,是否可以真正实现“振兴实体经济”的国策,与当下和未来货币政策的正确选择密切相关。所以,恳请央行不要总是站在金融角度考虑金融问题,而是要更多地站在实体经济的立场上考虑金融问题。
2016-12-26 03: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