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1、 中国央行“超发货币”好像是一个“默认事实”,包括许多金融专家在内,动辄就以中国M2超过150万亿元为由认为中国央行超发货币,而且把一切商品价格上涨都归罪于“超发货币”。还有人经常把中国和美国的M2进行对比,认为美国M2不到80万亿美元,而中国却达到150万亿元,从而认定人民币超发。真是这样吗?这恐怕不仅是一个误解,甚至是在犯常识性错误。
2、 按照基本常识。央行发行的货币叫做“基础货币”,而绝不是M2。所以,依据M2增长较快说央行“超发货币”这本身就是严重错误。实际上,中国基础货币发行长期稳定在25万亿元左右,因为今年以来央行拒绝“降准”,改用中期流动性便利(MLF)补充银行系统的流动性,所以基础货币供应量有所上升,但截止今年三季度末也不过29万亿元而已。这个29万亿元基础货币规模比年初增加1万亿元,比去年三季度增加2.7万亿元。同时,2016年末,中国GDP应当在70万亿元以上。
3、 多少基础货币应当创造多少GDP?没有理论依据。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因国而异。因为,各国的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差异甚大。比如美国,基础货币将近4万亿美元,GDP为18万亿美元,从比值看,美国1美元基础货币对应4.5美元的GDP,而中国1人民币基础货币对应2.4人民币基础货币。这说明,中国货币效率远远低于美国。那是不是就可以说中国超发货币?不能。因为,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完全不同。美国以服务业为主,中国以制造业为主,而服务业货币效率要远远高于制造业。
4、 比如一个超市,流动资金贷款必不可少,但它基本用不着净资产,如果其现金流非常大,其负债率可以甚至可以超过100%。这还只是商品零售服务,如果要是金融服务业,那就更不得了,因为金融业的负债率可以高达资本金的几十倍。但制造业行吗?制造业负债率要是达到60%,那则属于负债率过高。由此可见,中国货币效率比较低,与其经济结构制造业为主密切相关。
5、 再从M2看,中国29万亿元基础货币创造15万亿元的M2,货币乘数5.22倍;美国4万亿美元基础货币创造将近80万亿元M2,货币乘数20倍。为什么美国货币乘数远远高于中国?这同样是中美经济结构差异所致。我们的问题是:按照中国的经济结构是否允许货币乘数达到20倍?恐怕没人敢于给出肯定答案。
6、 中国M2相对较高,其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企业融资,贷款为主,而美国则是直接融资为主。这一点,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多次强调。贷款增加就会引发存款增加,从而引发货币乘数效应,于是M2就会增加。说白了,中国的M2是存款数据,根源是住户(绝大多数是中国老百姓)近60万亿元的存款。但美国是这样吗?美国的储蓄率不足5%,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是负1%。这说明美国人有钱全花了,甚至是透支未来去消费。这也迫使银行更多地依赖债券市场融资,而不是储蓄。这就是问题:没有存款哪来的M2?所以,美国的M2统计与中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不能随意比较。
7、 另外,如果我们使用另一个比值,我们可能会发现另一种情况。中国150万亿元M2对应70万亿元GDP,M2/GDP为2.14;美国80万亿美元M2对应18万亿美元GDP,M2/GDP为4.44。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更有效率?美国流动性更加泛滥?
8、 其实,美国的货币流动性到底有多大外人算不清楚。因为,美国关闭了M3数据,而它可能才是正确反映美国流动性的数据。因为美国信用太发达了,短期金融衍生商品的数量太大了。
9、 中国房价上涨是不是货币过多有关?我认为,这是个严重的误解。客观地讲,房价上涨和楼市需求旺盛应当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首先是60万亿元的住户存款+住房刚需;然后是有钱人大量房地产投资+投机;第三是国际热钱的推波助澜+舆论。最重要的是中国房地产投机与实体经济效益构成恶性循环——房地产价格上涨不仅推高工商业土地成本,而且推高劳动力成本,降低企业收益;反过来,实体经济效益越差,越推动资金流向房地产炒作。这和货币有关,但并不是“货币超发导致房价上涨”,而是“房价上升引发更多的货币需求”。
10、
2016-12-11 22: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