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国内又有好几个朋友准备申请美国或加拿大的研究生院。这几个人都是国内名校的,但是为什么还要申请美国、加拿大的研究生院呢?美国、加拿大的大学究竟有什么优势值得国内高等教育借鉴呢?
笔者认为,主要优势不在于硬件,而在于理念和制度化的建设。有这样几个地方值得国内反思和借鉴——
第一,美国、加拿大的终身教授(tenure)制度。笔者今年7月在英国牛津大学开会的时候,好几个英国教授也跟我谈起英、美、加制度的不同,并表示对美加的终身教职制度的羡慕。原来,以前的英国任何讲师都是终身制的,后来逐渐取消了终身制,大家都是一年一签。当时有一个讲师告诉我说,她在伦敦的同一所大学已经任教15年了,到现在还是一年一签合同,而且要跟上司搞好关系。他们认为这种制度导致人才流失,也导致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下降。美加不同,有了终身教职,基本就高枕无忧了,而且取得终身教职的教授薪资远远大于没有终身教职的教师,每隔三年还有一年全年带薪休假(sabatical),这一制度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学术自由,但是劣势就是铁饭碗也使得有些人一旦获得终身教职就不思进取,甚至和原来比判若两人。当然,相比之下,优势大于劣势,所以这个制度至今还存在着。中国曾经实行一刀切政策,虽然改为三年一签合同,但是基本上都会续签,因此等同于终身制;由于没有终身教授制度,缺少美加的那种薪酬和待遇的区分度,所以对于教授的创新和研究鼓励与保障不够。
第二,竭力避免裙带关系和近亲繁殖。美加两国高校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流动性特别大。从未听说谁本科、硕士、博士和任教都在一个学校,尤其没有“留校”任教这一说法。你如果在多伦多大学拿到的博士,那就不可能在多伦多大学得到教职;但是,如果你在外面教了一大圈,几年后再回到多伦多大学是可以的。这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属于一个人人接受的潜规则。流动是好事,因为每所大学、每个系科都有各自的强项和侧重领域,都有各自的教学和研究风格,都有各自的校园文化。而且,举例说,同样做妇女与性别研究,每个大学都有不同的侧重,有的侧重于民主政治,有的侧重于有色人种的平等权益,有的侧重于流行文化,有的侧重于社会心理;人才一流动,就加速了优势互补和信息沟通,是一个极佳的良性循环。中国高校应该借鉴这一点,避免近亲繁殖,让东西南北中人才到处流动。
第三,不迷信导师,不搞封建家族式的传承制度。跟了一个导师就互称“师兄”、“师弟”、“师姐”、“师妹”,这是封建师承制度的糟粕,这种观念意味着一种话语的不平等,暗示着对导师意见和观点的唯命是从,并预示着一个导师带的学生之间日后要搞裙带关系。美国、加拿大高校基本上不看重导师名气,求职时候也从没有人关心你的导师是谁(当然,除非你的导师是爱因斯坦,会有人瞪大眼球,但是那只能说明你运气好,不能说明你就是爱因斯坦第二)。中国研究生常关心导师是否有名,是否有多么显赫的学术成就,但是在美加二国,找导师主要看这个人的责任心(commitment)和执导效率(competence),因为他(她)可能很有学术地位,但是未必关心你学业进程,未必能给你很多时间精力的投入,本应四年完成学业他(她)可能拖你八年。
第四,和英语世界接轨,一些学科应多采用全英语教学(比如心理学、医学等等),像港大一样,还有瑞典、丹麦、荷兰等国的大学。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屈从于英语霸权,而是为了国际学术交流的方便,我们有必要在很多学科中采取全英语授课(你绝对不想在参加国际齿科研讨会上临时要翻词典查一查“根管治疗”的英文怎么说!)。毕竟互联网上85%的信息是英文的,学术文献大多数也是英文的,欧洲非英语国家所出的学术期刊没有英文版都立不住脚。笔者踏遍欧亚美三大洲的学术研讨会,中国大陆的国际参与度严重滞后,基本上没有翻译无法和世界各国学者同堂竞技。有的虽然可以用英语演讲,但是却无法互动;更有不少人必须要依赖翻译,而临时抓来一个翻译效果肯定不佳。而且,国内高校邀请国际专家学者讲学,没有翻译的话依旧比较困难。笔者几次为国内高校推荐加拿大著名学者,至今还需要笔者来翻译人家的简历,因为能直接看英文简历的人都不多。除了英文技能需要提高,为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英文授课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科目的英语教学,所以在知识和信息传播上势必有一个滞后,因为很多词汇和概念要等待有人翻译、认同并推广,而很多新的词汇与概念一时半会是不可译的,必须直接用英语传播。
总之,我们需要走出去多看看,否则不知道我们在什么方面需要大幅度改进。混一混混到退休也可以,但是难为了一代代学子——中国读完了大学想去出国留学的,依然人数猛增,党和国家领导人子女出国留学的也俯拾皆是,而且小留学生(即小学、中学就出来留学的)也越来越多了。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