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半年无佳片?错!中国电影在“沉默”中奋进
Friday, July 8, 2016 19:42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2016年上半年一晃而过,回顾上半年的国内影市,某种“半年无佳片”的论调正在悄悄流传,殊不知,这种大而化之的判断正是典型所谓“正确的废话”,作为普通观众和电影消费者发发牢骚无伤大雅,但作为从业者、媒体人或者专门的评论家、研究者,就不该乱发这种庸俗的议论。

 

 

2016年上半年内地上映影片约192部,观影人次在7.15亿人次左右,总票房约247亿;相较于2015年上半年上映影片156部,观影人次5.6亿,总票房202亿的成绩,首先在数字上就有了亮眼的增长(主要是国产片),当然不能单以约22%的票房半年同比增幅来论英雄,但上映影片数量的增加、特别是观影人次将近28%的高增长率,毫无疑问的说明了电影与中国观众们的关系被切切实实的拉近了(票房冠军国产电影《美人鱼》票房是进口片票房第一名的一倍多),一来观众可选择的电影内容空前丰盛,二来大家也越来越乐于走进电影院消费(电商发展、城镇化进程成为推动影院建设以及拉高票房和观影人次的最重要原因)。

 

 

不过放在2015年高达49%的内地年度票房增幅背景下,很多论者甚至认为2016年上半年内地影市“遇冷”了,此说显然不足为据,增量那么迅猛,数字就摆在那,总不能一直拿着波峰来要求新常态;而且权威人士也指出当前整体经济是一个L型走势,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电影显然已拉出了一根亮眼的阳线——国产片票房占到上半年总票房的约53%,算是压倒了进口片(当然,从国民经济部门的角度来衡量,电影业所占的比重还很小)。

 

 

从类型上来看,喜剧、魔幻、动作、青春、爱情等各种题材纷至沓来,电影内容已经空前的多元化,对于一个正步入良性增长的电影业态来说,“百花齐放”是发展的基石,罗列以上数字,绝不是“唯票房论”,而是想切实的说明:首先是电影数量的猛涨,同时伴随着观影人次的激增,这才能营造出整个电影业态蒸蒸日上的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里,电影创作才能赢得更大的自由——如果用“商业片和“文艺片”来区隔、指称当下电影生态的话,这种自由显然是同时给予“商业片”和“文艺片”的。

 

 

“商业片”的道理不消多言,就所谓“文艺片”而言,一来整个电影业的蓬勃发展会给电影行业的辗转腾挪积累更强大的经济实力,别的不讲,每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营收都在水涨船高,有了经济基础,哪怕是施行对“文艺片”进行相应的补贴、建立艺术院线等措施,才不是空中楼阁;二来电影数量和观影人次的增加,可能是最重要的电影艺术教育实践(当然学校的影视教育不可替代,国内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在此暂不赘述),看的电影多了,观众们的观影水准自然会稳步提升,观众的观影趣味也才会从“饥不择食”逐渐过渡到“食不厌精”,细分的电影市场逐渐成型,商业片的类型丰富了,“文艺片”的特定观影人群也能慢慢建立起来。

 

 

电影永远是属于观众的,没有观众的电影就没有意义,“文艺片”的生存、艺术院线的建立,人文知识分子的呼吁、政府补贴、社会资本的吸纳都只是治标,归根结底还是得有接受、消费“文艺片”,愿意花钱花时间走进艺术院线的观众群才能治本——当然该有的引导、促进工作也得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上映的两部“文艺片”《箭士柳白猿》和《百鸟朝凤》,正是以上论述的绝佳例证。这两部影片都已经制作完毕数年,甚至在海外都已经上映过,但在电影大环境不佳的状态下迟迟不能上映,在今年却先后找到上映机会——很显然,在火热的2016年上半年电影大环境中,几乎“难产”的《箭士柳白猿》和《百鸟朝凤》终于得以跟观众见面,后者甚至凭借特定营销事件取得了近9000万的票房,倒退几年,这甚至是一部商业大片的成绩。

 

 

所以,2016年“半年无佳片”的说法并不妥贴,如果真要从“精英艺术”的角度来谈,可能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电影艺术”就是死亡的,因为“太阳底下无新事”,现今的世界电影业从核心的艺术创作上来讲也没有什么太创新的东西,不仅中国,全世界都很难有“佳片”入这些“精英”批评者们的法眼,但从中国电影工业自身的发展路径来看,国产电影在上半年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对大众文化的吸纳与反哺、对类型和题材的拓宽、幕前幕后新锐电影人的涌现,以及包括批评声浪在内的电影议题时常成为舆论场中的热点,无疑都是电影业欣欣向荣的不二表征。

 

 

此外,由于电影业自身的长周期特性,确实会出现“大小年”的起伏状况,很难用半年时间作为一个周期来描摹某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电影业的状况。说句得罪人的话,这种动辄对中国电影挥舞批判大棒的纯粹精英论调,只能反映出论者对于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极不负责任的态度,甚至能折射出其对电影缺乏整体认知的知识匮乏,基本上是凭着个人好恶来空发宏论,充其量是“正确的废话”,要么无知,要么无聊。而有些论者甚至是为了追求自身的传播效果,语不惊人死不休,那就更没意义了。

 

 

在国内目前的舆论场里,对国产电影的评价甚至成为了知识分子的道德困境,王小波说:“去看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也有类似的危险。这种危险表现在两个方面:看了好电影不觉得好,你就不够好;看了坏电影不觉得坏,你就成了坏蛋”。(《论战与道德》)按照上述逻辑,不由分说的对中国电影一顿批,当然“道德风险”要小很多,但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撂到一边去了。

 

 

谈论电影,必须重视电影工业的特性,同时要重视电影与大众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必须在宏观格局中看到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的基本面相,在此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一阵见血的发出真正有价值、值得倾听的批评声音。中国电影的问题当然很多,人民群众对“佳片”的需求也远远没能满足,但如何找准病灶对症下药,远不是大而化之的清谈批判一番就能解决的。

 

 

不过话说回来,让“文化精英”们觉得中国电影“半年无佳片”也好,反正中国电影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历史趋势谁也阻挡不了,让聒噪者去聒噪,电影人默默做好自己的事,让中国电影在“沉默”中奋进,留给观众和时间去检验好了。

 

 

听拉拉蛄叫还不种庄稼了。

【刊载于《北京青年报》】

 

2016-07-08 19:39:03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8d81e20102xdvu.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