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1、万科与宝能之间的“控制权”之争斗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整个过程宝能一直占据上风,因为股权是“硬权力”,股东大会至高无上。我本不想就此事发表看法,但作为新任大股东,宝能发布公告,提议召开万科2016临时股东大会,而从公告内容看,万科原董事会的所有成员一个不剩,全部遭遇罢免提案,王石当然也赫然在列。这是不是就有点玩得太过了?不错,这当然是资本的意志,当然是早晚的事,当然无可厚非。但我们是不是想过,宝能这样做是为全体股东着想?还有另有私欲或它图?
2、说实话,我痛恨中国当下的“舆论场”,起哄、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甚嚣尘上。在“宝万之争”这件事上,有多少人只关心谁胜谁负?有多少人只关心王石怎么办、姚振华会怎么办、华润又该怎么办?总之,大家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只是在“热闹”本身,最多是在收购与反收购、策反与反策反的技术性问题。而对于万科全体股民最关心的话题:万科未来会怎样?没有媒体静下来,好好追究一下:宝能为什么要收购万科?华润和宝能将凭借什么本事超越万科原管理团队所创造的业绩?
3、在我心目中,万科成立30年,从一家贸易公司,发展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不只是历史的机遇,更在于万科创设的、独立的、优秀的文化,以及由此派生出品牌效应。不是吗?在深圳、在中国,与万科同时起步的公司有多少?但为什么后来都没了?就以股市为例,当年与万科先后第一批挂牌的上市公司,到现在还有几个保持着原有的企业名称?有几个向万科一样,自始至终保持着独立而优良的企业品质,屹立不倒?我们恐怕很难找到第二家。就连最最红火的深圳发展银行现在也已经变成了平安银行。
4、不是更名的问题,而是品质的变化。比如,深圳发展银行被纳入平安体系,可能更有利于银行业务的发展,但深发展的原有的文化特征、经营风格等构成“品质”的要素一定且必须发生转变,并有效依附于新的东家。对于深发展也许不是坏事?但我认为,同样的事情对于万科不一定是坏事,但至少不是好事。因为,万科文化带给万科30年的辉煌历史,万科文化让万科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我想只要,宝能、华润是不是具有比万科更具魅力的文化?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们凭什么相信万科到了他们手上可以再创辉煌、至少保持原有的辉煌?
5、远的不说,万科有位股东,当年400万元购买万科股票,18年之后,变成27亿元。这在中国股市上是不是唯一案例?或许有人说,这是因为他赶上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期,但我不以为然。中国高速发展的行业许多许多,现在也不乏高速成长的企业,但为什么这位股东敢于18年持有万科的股票?问问现在股市投资者,上市公司有一家算一家,有谁、在哪家公司身上敢于持股18年?所以,不要强词夺理,我们该对万科的文化、万科的品质认账。
6、万科的文化是什么?王石的行动已经告诉我们了。登珠峰、穿大漠、领极冰……,王石花自己的钱去挑战各种人类的极限,这难道不是中国人需要的品质吗?不是所有青年人热望的一种性格吗?这不是万科住房全国热卖的因素吗?有人说,王石一年到头地脱岗,却享用着5000万元年薪。这是何等无聊而扯谈的说法?王石在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金钱去挑战生命极限,让媒体的聚光灯始终盯着万科身上,而他所传达的却是万科的企业精神,是万科对社会的一份承诺。你不妨去比较一下,各大房地产公司的广告费应当是多少?而万科是多少?王石带给万科多少广告效应?带给万科多少品牌价值?我请问:宝能、华润你们谁有这样的魄力、勇气和对企业的那份担当?
7、所以,整个一场“闹剧”带给我的是“恶心”。我的预期是:收购一定成功,王石和原来的管理者一定会离开,但万科完了,从此中国将失去一个极品的企业。这不让人痛心?不让人恶心?这样的资本意志带给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万科的小股东没有发言权,它们只能选择用脚投票,但我实实在在地为万科今日之命运感到悲哀,更为中国股市无能保护优质企业感到悲哀。
8、好吧,也许这又是一项“无奈”。在中国,这样的无奈数不胜数,多一个万科,少一个万科也改变不了大局。但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我愿意在此时此刻力挺王石。
2016-06-27 03: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