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日本天天“蒋”【3月29日(星期二)篇】
历经多番“疯虐”,凭借《荒野猎人》终获奥斯卡奖的美国男星“小李子”紧急决定将在4月访日,助阵某电影的首发仪式,让众多日粉狂喜不已。日本作为电影发展成熟的亚洲市场之一,像“小李子”这样的世界影星与日本影迷零距离互动并不稀罕。然而,日本影迷一方面在享受这种疯狂的同时,竟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在一旁对日本电影“衰弱”唏嘘不已,形成鲜明对比。
日本人口中的“衰弱”,其实是较之中国而言的。近年来,日本核电、高铁等各个领域与中国在明处展开激烈竞争。相比之下,这种在电影产业的酸溜溜,算是暗自较劲。更有意思的是,票房爆棚的《荒野猎人》中,细心的影迷会发现,在音乐制作等背后舞台上称霸的是日本音乐人。即便如此,这种实绩依然没有掩盖日本在电影领域的失落情绪。
究其原因,正是近年来中国元素正在越来越多渗透到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球大片制作中。例如,包括热度不减的《钢铁侠3》、《变形金刚》,以及正在热映的《火星救援》、《007》,甚至包括即将上映的《独立日:卷土重来》,都不同程度地或摄入中国外景地,或有知名中国演员参戏。对此,日媒和一些日本电影人很“不爽”,部分媒体还拿《火星救援》为例称,电影最后就是中美两国拯救了星球,总觉得怪怪的。
可以说,言语之间难掩酸意。更触动日本影人敏感神经的是,《007》和《火星救援》两部大片主演分别访华为影片作宣传,却没有访日。受到这般“冷落”的日本电影业为此不断传出声音,认为日本电影市场正在日渐“失宠”。换句话说,在日本影迷和专业人士眼中,日本电影市场正在逐渐被中国盖过风头。其背后是中国电影文化和商业市场的逐渐成熟。
首先,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外国电影更加重视“入驻”。虽然遭受电子网络时代的冲击,但是得益于影院观影技术翻新等,中国的电影消费者不减。据统计,2015年中国的电影发行总收入高达440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中国影迷的热情,想必让每一部对票房有期待的外国电影都无法视而不见,客观上促进了外国影视界不断提高对中国的兴趣。
其次,中国文化独有的东方元素和历史底蕴,是国际性大片的新需求。好莱坞大片力求革新、创新,而独具魅力的中国元素可以为之注入新的活力。不仅是中国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包括中国演员身上展现出的特有人情味,都对外国电影有着巨大吸引力。近年中国元素参入好莱坞大片,不再是以往一闪而过的广告牌,而越来越多的长时间“出镜”,恰恰说明了电影本身对中国元素的特殊需要。
最后,中国实力企业进军美电影业提升中国影响力。经济增长赋予更多中国企业瞄准海外,万达集团等还参与收购美AMC和传奇影院等电影公司,这些巨大的商业运作和资金支持也有利支撑了大片、好片向中国更加倾斜。
中、日、美出于独特的文化背景,各自电影和商业市场都有特色和独特价值。一部优秀电影除了要依靠强大的商业支持外,更需要博采众长。喜欢与中国“较劲”的日本,与其如此暗自神伤,不如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与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业联手打造更多更具魅力的东方影视作品。
2016-03-29 19: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