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中国经济是有问题:经济增长放缓、出口额下降、美元外流、各类国有企业需要偿还巨额债务。但如果你想要用简练、有悖常理、大视野的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中国的问题在于它正变成美国,越来越像美国!
中国仍然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国家,其人均经济产出仍是远远低于美国。即便经济放缓,它的增长速度也明显比美国几十年来要快。随着国家不断发展和更加富有,他们会经历一个转变期,他们的经济主要由制造业与重工业为主变成服务为主。几十年前,美国经历了这种转变,但是中国仍然处在转折过程中。这个转变中,经济放缓是必然的,因为你富有,你有更多的财富需要流转,为增财而增长变得不那么重要,但财富就变得非常重要。
这样我们就进入问题的关键:中国的不平等。
美国的基尼指数是41,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中是非常高的。但中国的基尼是更高,接近55。这是政府税后和转让都包括进去后的数据。换句话说,就是20%的中国富人拥有整个国家所有收入的 47%。
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从制造业到服务的转变中形成的。服务业是由于其性质所限,是比制造业产品更难出口。所以如果你的经济依赖于服务业,这意味着你要有需求,说白了就是每天都有很多消费者有钱花。这些消费者主要来自国内。收入上的差距过大,意味着大多数人口很难有钱去花,你的服务供给和需求不能达到最有效水平。
在这方面,中国的精英就非常类似于美国的精英。他们喜欢不平等;不平等就能给他们不成比例的财富和权力。中国政府也蛮像美国政府,拥有政策工具去降低不平等,重新分配财富到不同的收入阶层,但他们就是不这么做。
中国所做的恰恰相反,曾过分依赖于国外需求。为了满足国外有钱的消费者,把制造业产品推向海外,主要是美国,他们一方面扩大制造业的产能到极限,另一方面降低本国货币币值,使其出口更加便宜。于是中美便出现分歧︰两国都面临国内需求下降的短板。中国采取的措施是让美国需求出点血,使得美国的需求进一步恶化。而美国的精英,倒是对中国的做法不反对,因为他们抓住全球自由贸易的机会,已赚到足够的钱。
但是现在,全球经济普遍放缓,意味着世界各国不再更多地购买中国产品,中国的出口速度不能像过去那么猛了。即使全球需求的低迷,为了防止大规模失业和社会不稳定,中国的主要制造业一直在勉强支撑生产。毫无疑问这个国家已经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向混合经济,但依然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于是就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地方上党的一些主要领导者,同时也是主要产业的管理者,中央政府没法总能掌控他们。结果就是,地方官员更愿意把他们所掌控的企业用政治方式运作,而不太喜欢用市场法则运营,使得企业没法实现可持续的财务增长,堆积其大量的债务。
还有一个中国和美国相像的地方是,两国都有地缘政治理想,都想把自己的货币变成国际货币,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已把人民币放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提款篮子中,使得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后,也意味着中国将不得不接受国际金融当局的监督,重塑金融体制和运营方式。
就像本·伯南克在布鲁金斯研究所发表的最新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所有这些力量的结合已把中国凝固在一个关键节点上。他们试图使用货币政策来提高国内需求,使人民币汇率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保持在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但他们这样做可能实现不了目标,因为既阻挡不了美元外流,又不能强力实施资本管制,拉住这些美元,否则就不符合国际金融规则。所以中国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
伯南克建议中国采取“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作为逃生舱口。这听起来有点技术性,但实际上可以“让中国的福利面更大,让中国人更慷慨花钱”。中国已在这方面改善了很多,已经有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基本医疗健康保险和其他收入支持。但正如那些早些时候的不平等数字显示,这还做得不够,还需要加大力度。而其他国家如美国,可能追求公共投资和直接创造就业机会。
而太多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国有工业政策便成为中国的大问题之一。他们需要在国内需求的导引下大规模涌入中国经济,但底线是要允许中国市场和中国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实行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型,政府要做的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即基本的社会保障),而不是指挥他们要做这个不做那个。
这种转型,可能不会让中国更高速地成长。但它可能会让经济放缓更平稳,更加易于掌控,并且符合国际金融规范。它也将使中国经济的各个零部件,能够更好地组装和整合。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最后一个相似之处是,美国有美国的需求不足,也应该按照伯南克的“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来应对,从而降低美国的不平等,修复美国的慢性病,从而产生足够的就业机会。但美国也没这么做。中美的汇率争议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似乎让美国变得不可救药。
那么近几十年来中国与美国之间共生共长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教训?两国的精英阶层都以牺牲两国的劳工阶层为代价而自身获利。就个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和心态而言,中国的情况可能比美国更糟糕一些。
(请把您的意见写入文末”写留言“中,与大家分享)
THE END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请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或者搜索newsreading
2016-03-23 02: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