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文/晏扬
山东青岛市物价部门将就地铁票价召开听证会,听证会尚未召开,就被指有造假嫌疑——参会市民名单显示,一个名叫王秀丽的女性今年已经3次被抽中参加听证会。青岛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就此回应称,参加人均为公开抽取,不代表具体阶层,但确实有报名人数过少的情况。
从新闻报道的种种细节来看,这个叫王秀丽的女性应该不是“托”,而只是一名热衷于公共事务的普通市民。她之所以屡次被抽中参加听证会,最主要的原因是报名参加听证会的市民太少,每次分别只有18人、28人、20人报名,要从这些人中抽出12名听证代表,一个人被重复抽中的几率很大,王秀丽一不小心成了“听证专业户”。
那么值得追问的是,为何报名参加听证会的市民少之又少?今年青岛市物价局分别就水价、天然气价、地铁票价举行听证会,按理说,这些价格调整涉及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却依然没能引起市民广泛参与的兴趣,个中原因确实值得深思。
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毋庸讳言,如今价格听证会的公信力不高,往往沦为走过场。涨价的调子已定,只是让听证代表在差别不大的两三套涨价方案中做选择题,非此即彼,无论代表怎么选择,都符合有关方面的意愿——在打你一拳还是两拳的问题上,有关方面兴许还有兴趣计较一番,至于是打你左脸还是右脸,他们已经彻底“尊重民意”了。
不难想象,当听证会异化为“听涨会”,久而久之,市民们自然缺少参与的热情,参不参加都一样,由谁参加也都一样。虽然水价、气价、地铁票价事关市民切身利益,但人们也只好任凭摆布了。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市民越是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对参加听证会了无兴趣,就越方便有关方面“操作”,听证会上的反对意见越少,就越可能走过场而沦为“听涨会”。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逢听必涨”,听证会就越没有公信力,就越少有人愿意报名参加听证会;越是很少有人报名参加听证会,就越容易“逢听必涨”,并且让一些人成为听证会上的常客,“听证专业户”于是应运而生。
破解这一恶性循环,也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有充分集纳、汲取民众意见的诚意。比如,不能把价格听证变成涨价选择题,听证代表的反对意见要管用,不能提了白提。另一方面,作为现代公民,要有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珍惜各种表达诉求、争取权利的机会,不要让它白白浪费掉。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并不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问题是,这种热情往往只表现在网上,在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上对公共事务评头论足、慷慨陈词,表达各种不满、提出各种意见,而对于在现实中参与公共事务却并不热衷,不敢发声、不便发声、不愿发声,甚至懒得发声。水价、气价上涨在网上引发人们的热议,可现实中报名参加听证会的人少之又少,这一热一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网上意见固然也是意见,但是,参与公共事务不能只做“键盘侠”,现实中的很多权利,需要人们在现实中去争取。
2015-11-22 15: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