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边城茶洞: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情怀
图/文
瘦马007
初秋的天气仍然炎热。当我们走进空调客车时才感觉有点儿凉意。
当车轮停止在秀山车站时,“太阳雨”给我们一个不大的惊喜。在火红的太阳映照下大雨狂泻,千千丝雨在阳光的反射中闪烁星星光芒。烈日下由光和雨构成的风景,浓妆艳抹总相宜啊!久久地凝视着由自然现象构成的一幅鲜活的场景,感叹不已……。
从秀山到边城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边城——你在地图上也许找不到,它,名扬天下是因为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而出名。根据沈先生对“边城”的情景描述,“边城”主要包括湘、黔、渝二省一市交界的地方,即重庆的秀山洪安镇、贵州的松桃县迓驾镇和湖南花垣县的茶峒镇。而《边城》中主要的场景集中在湖南的“茶峒”镇。因此,现在比较多的说法是边城就是现在的“茶峒”镇。在拉拉渡的茶峒镇岸边,就有“边城”草书二字,以此为证。
车在秀山的洪安镇酉水河边戛然而止,跃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刘邓大军进川”的纪念碑和杂乱的店铺。沿着河边走去,在宽阔的石梯中间,一座赭红色六角碑亭格外醒目,文革时期的标语尚存,显然涂抹一新。碑座下方一尊怪石上刻着“拉拉渡”字样,恍然感觉我们已置身在沈先生笔下的“边城”之中。这难道就是“边城”吗?!我伫立岸边,环顾四周,远眺江岸,细细地品味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总想找回一点当年“边城”的痕迹……。仿佛有一种失落的凄凉,又仿佛有一种重生的欲望……。我迈开沉重的步伐,踏上了“拉拉渡”。
河对岸就是隶属于湖南花垣县的茶峒镇,而连接两岸的则是这条渡船——拉拉渡。拉拉渡就是沈先生笔下船夫爷爷和外孙女翠翠谋生的地方。而今的拉拉渡物是人非,一条约10毫米粗的铁丝从船中间穿过,一船夫老头用力拉铁丝,船缓缓前行,船头上一条黄狗懒洋洋地斜躺着,完全无视过往的行人。没有翠翠在船头上动情地与傩送对歌,没有在水中喜戏、追逐鸭子的场景……。这情形仿佛就像沈从文笔下所描写的边城湘西风土人情的再现。此时才真正领略到了一点当年湘西的历史风情。一会功夫就到了对岸——茶峒。
茶峒,自古有“一脚踏三省”的美誉。茶峒是苗语地名,“茶”是指汉人,“峒”是指山中盆地的意思,意译成汉语就是汉人居住的地方。茶峒镇沉寂在茫茫的山峦间,依山傍水,宁静安祥。我们踏上码头,拾阶而上。高高的石坎上几间吊脚楼沿岸排开,杂乱的几间小卖铺衬托出古镇的衰败和凋零。古朴沉香、沧桑岁月的年轮早已荡然无存。扑鼻而来的是浓浓的现代油渍味,老街上正在打造一个全新的边城茶峒。斗转星移,岁月磨砺,沈先生的“边城”原始风貌已日渐逝去,而旅游的发展再将湘西边城还原。
昔日的茶峒,曾经的繁荣;而今的边城,淡然的感伤。拉拉渡尚在,河水依旧流淌,带走了过去的岁月;拉拉渡人来人往,磨蚀了铁丝的坚韧;却在不断地述说边城的岁月沧桑、演绎着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情怀……。是沈从文造就了边城,还是小镇本身的历史积淀?让到边城的人们去评说吧!
远山的太阳开始西下,边城渐渐地归于平静。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曾这样描述:“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这个当前的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是的,看到眼前的边城,联想到沈先生笔下的边城,你是否会有一点儿凄凉?!或者会有一点儿感伤?!或者……?!
P1
P2
P3
P4
P5 南方叫地木耳,就是在潮湿的石板和地下生长的一种菌类,当地已作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P6
P7 茶洞的吊脚楼,你还敢上去住吗?
P8
P9 沈从文笔下的复兴银行
P10
P11 边城老腊肉,油黑得发亮
P12
P13
P14 很有特色的便民餐馆,你还敢上去吃吗?
P15
P16 边城晨曦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任何一个古镇都有一座古戏台,茶洞也不例外,叫万年台
P23
P24
P25
边城老街
P26 现在茶洞有许多这样的竹筏供游客选用
P27
2015-06-10 23: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