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闪闪的红星》,1973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是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由王纯信、杨沙两位画家共同绘制,共115图,印数10万册。1974年入选《中国连环画展览》,同年被北京外文出版社以三十二开本十一种文字的单行本出版,向全世界发行,1982年荣获全国连环画创作二等奖。
王纯信:(1935.12—)别名太宾, 山东黄县(今山东龙口)人。擅长连环画。
曾任哈尔滨市区文化馆美工,中国美协黑龙江分会创作员,黑龙江省美术馆副馆长、馆长,一级美术师。曾被聘为第七届全国美展评委。《祖传秘方》1963年获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三等奖,《
闪闪的红星》1982年获第二届全国评奖二等奖;《暴风骤雨》入选全国美展,版画《边陲雷
达站》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英勇就义》、《奇兵捣匪巢》分别入选第六届、七届全国美展 。
杨沙(1940~1990),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县新力乡拉拉屯村、1952年毕业于榆树县初级师范后考吉林省中等师范学校读书,曾在榆树二中任中学教师、1961年考入哈尔滨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在导师徐介城、张钦若影响下业余从事连环画插图创作,大学毕业后分配至黑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1984年任深圳大学美术教授、1986年调入深圳市委宣传部,筹建成立深圳画院,次年九月任深圳画院第一任常务副院长(未设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员院委、中国经济出版社高级顾问、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
1990年,正当杨沙事业事业迈向高峰时,因脑溢血英年早逝,令人唏嘘。
连环画《闪闪的红星》创作背景: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一本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由哈尔滨人创作的连环画轰动了中国美术界,这就是由王佩家改编,王纯信、杨沙绘画的《闪闪的红星》。这本小人书的诞生,有着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1972年,
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出版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说连续广播节目播送了小说。《闪闪的红星》一下子传遍了全国,经过文革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决定,出版连环画。出版社方面邀请当时哈尔滨电表仪器厂任宣传部干事王佩家改编文字,王佩家当时
为创作《闪闪的红星》,他俩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怀揣着脚本和小说原著,从安徽到江西农村一路采风走来,并专程赶赴江西戈阳等地农村收集素材。他们画了大量的速写,拍了上百幅照片,由于文革时期,人民群众的警惕性非常高,看到两个北方人到处画画,拍照,有村民以为他们是台湾派遣特务,向当地政府武装部举报,江西戈阳武装部领导的爱人是南下的干部,认识黑龙江美术馆馆长罗庆宵,就这样,江西方面知道两个哈尔滨人是为了画《闪闪的红星》的小人书采访,大开绿灯,热情招待,并提供了很多红军烈士家属的线索,协助采访了健在的老红军,参谒了红军烈士陵园和纪念馆,千里之行,受益匪浅。他们与当地农民广交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听到一个个鲜活的革命先烈的斗争故事,画了许多生动感人的速写,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正因如此,他们才生动而准确地创作和表现了当年江西红色老区的革命斗争生活。《闪闪的红星》用笔简洁流畅,以凝炼灵动的笔墨,刻画细致真切,意蕴深远隽永。主要以线描为主,用线造型,艺术风格鲜明。
丰富的创作实践,使王纯信、杨沙深深地懂得了美术创作必须源于生活,尤其从事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创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绘画功底,更应该具有深厚的生活底蕴。所以,他在从事创作中,始终如一地把深入生活放在首位。尤为可贵的是,他们不仅搜集素材,还十分重视生活经验的长期积累,经年累月深入基层采访、写生,把各种人物造型、环境变化、景象构成画在速写本上,也刻印在脑海里。这是他们创作实践中能呼之欲出、得心应手、构图千变万化、形象栩栩如生的真谛所在。少年、青年潘冬子就是以王纯信、杨沙的儿子作模特创作的,冬子妈、宋大爹、胡汉三等人物都有生活中的人物做模特。他们夜以继日连续画了2个多月,这本书前60页为杨沙绘,其中的第52、53、54页和后60页为王纯信绘,人物造型互相参考,最后统稿,所以书中的烟袋、建筑、火盆有着浓郁的南方的特色。
2015-06-04 03: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