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新柏林(2)
一
出了欧兰格里宫,通过一条林中坡道,下面是“龙厅”。名“厅”,外观却像一座4层尖塔式的多角亭。每个亭角都有一个似龙非龙的动物装饰。这是1772年为皇家葡萄园工人建造的住宅,如今是一家餐馆。吃饭的游客基本满员。饿了,父子俩开始用餐。
每次用餐,饮料我都习惯喝啤酒、咖啡或红葡萄酒;儿子有时是葡萄酒,有时是可乐,有时是茶。这次我吃的是煎熟的芦笋、土豆,咸口的,很好吃;小二是一盘有草莓的什么东西,一共开销40欧。作为一种文化,西餐其实很丰富,很讲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单调。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卖的都是最普通、便宜的一种快餐。我见老外并不感兴趣,更不会像国人那样,专门领着孩子去吃,当作一种享受。
饭后,到了“中国楼”。中国楼建于1754-1757年,是18世纪流行式样的一例。当时人们非常喜欢具有中国艺术风格的建筑和物品,亦即欧洲掀起过的所谓“中国热”。中国楼是依据腓特烈大帝的设计建造的。称“楼”,我以为样子更像是一座体量宽大、带檐的“亭”。金碧辉煌,装饰着许多洛可可风格的雕像。亭顶上是一位类似皇帝的人物,坐在金黄色的伞盖下。整个中国楼金光耀眼。犹如纯金打造,我估计是镀金,游客络绎不断。
除了楼顶,中国楼四周都装饰着许多人物雕像:外墙壁立着各种站立姿势的人物;有廊柱的一面,每一个立柱下都有一组形态、姿势,活泼泼的群雕,给人生机勃勃的美感。人物的穿着打扮有汉人、新疆人、蒙古人、满人,等等,似是而非,儿子说,这都是设计者的想象。
到了“无忧宫”林荫大道的另一头,就是规模比“无忧宫”更宏大,更雄伟的“新宫”。新宫建成于1763-1769年,是座超过200米长的豪华建筑,为国王的第二座夏宫。新宫是最后一座腓特烈二世晚期德国洛可可风格的建筑,配上四周花园的设施,呈现着皇室的至尊与权威。
据介绍,内部的主要大厅,地板和墙面用得是碧玉;名曰“庆乐厅”的画廊用得是大理石,能与法国的明镜画廊相媲美。新宫的后面还有建于1766-1769年的可姆恩斯宫,属罗马新古典主义风格。两边各有一座宫殿模样的厅阁,为皇宫管理机构和侍从们的住所。
在“无忧宫”花园中,另有一座情调和谐的夏洛登宫,同样可以欣赏到德意志的建筑艺术。花园是出自世界著名园艺师雷诺(Peterjosephlenne)之手。此外,在一些小土坡、树群和水塘之间,还有1834-1836年建造的罗马浴池,等等。
大理石宫和新花园。是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喜欢的夏宫。最初是个带乡间小别墅的葡萄园。国王于1787年下令在这里建造花园和宫殿。这座三翼式宫殿被公认为巴罗克晚期古典派的杰作。宫殿外墙的荷兰式红砖浮雕和蓝灰色西里西亚大理石,非常精美。新花园具有中世纪田园式的格调,成了昔日法式园林艺术的典范。
因为急着返回柏林,有的没去,有的只是路过一下,拍了几张照片。包括“无忧宫”、波茨坦城的许多景观没顾上仔细欣赏。没去的我也重点地做了介绍,意在希望后来的游者能安排更多时间,避免急急慌慌,丢三落四,蜻蜓点水。
二
从“无忧宫”出来,乘有轨电车,又倒了两次车,便到了柏林的亚历山大广场。这是柏林游客集中的广场之一。广场上的喷水池里的雕塑很独特,像一组立柱,又像一架机器,宽宽大大的池边坐满了男男女女。附近有超市,爷儿俩买了面包、烤火鸡腿、橙汁,坐在广场边,长长的石座椅上就餐。我对儿子说,吃火鸡腿,肯定晚上就不饿了。
广场附近有一座电视塔,高高瘦瘦地,是柏林人的宠儿。塔为钢结构,高150米,从柏林的许多角落都能看到它。该塔是为了迎接第三届无线电展,于1925年建造的,1931年从这里试播了第一套电视节目。每当华灯初上,电视塔会变得通明瓦亮、格外绚丽,成了柏林诱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电视塔的内外有不少人,儿子排了半个来小时才买上票,安排在一小时以后登顶。电视塔的一二层有沙发、小卖,人们可以休息,购买纪念品。我们是下午5点40分排队乘电梯,电梯相当快捷,一拨拨一上一下,等不了几分钟。
站在高高的塔球四周,柏林的市容尽收眼底。街道或放射形,或折线形,井然有序。教堂、桥梁、河流,两条河形成的博物馆岛、索尼商业中心的高楼,以及一条条漫长的大道,历历在目。站在塔上,想起了攀登万里长城的口头语,真有点儿“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觉,只有登上,才能领略柏林的万般景观,大千世界。
电视塔上鸟瞰时的一角
从塔上下来,在星巴克喝了一杯冰咖啡,然后沿着大街游览。来到了柏林市中心的一个公园——“马克思、恩格斯广场”。公园位于施普雷河的东岸,由前民主德国的雕塑家指挥,开辟于1986年。
马克思、恩格斯的巨形雕像,坐落在一片长方形的树林里。马克思坐着,恩格斯站在身旁。背景是一溜展示东德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的浮雕墙,形象以劳苦大众为主体。雕像的前面,也有几块铁板浮雕,人物形象使人联想到米开朗琪罗的“奴隶”。
1990年两德统一后,马克思-恩格斯广场的前途成为广泛争议的主题。一些柏林人认为这个广场是他们反对的已消亡政权的遗骸,不必保留,主张移走雕像,公园更名;另有一些人认为它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应该保存下来。后一种观点最后占了上风。雕像现在成了一处旅游热点,游客们喜欢坐在马克思的膝盖上拍照。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想想,看了不少东西。两条腿虽然有点儿酸酸地,心里却很充实。
2012年5月14日巴塞尔
2015-05-06 17: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