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日本天天“蒋”【9月8日(星期四)篇】
日前,G20峰会在杭州圆满落下帷幕。无论是独具中华特色的盛大文艺表演,还是“开药方”、“行动队”的实打实会议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此次峰会称得上一次政治经济领域的“超级峰会”。而一直期待峰会上举行中日高峰会谈的日本各界,也算是如愿以偿。
9月5日傍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了会谈,虽然会场没有悬挂两国国旗,会谈桌上也没有摆放鲜花,但是此次中方表态中没有了“应约”二字,展示了中国作为东道主的大度与姿态。日本方面对于此次会谈的心情显然是很复杂的,日本媒体用“玻璃工匠式首脑会谈”来形容,就可见一斑。
这种“玻璃工匠式”的形象比喻,寓意时隔1年5个月再度实现中日首脑会谈背后的漫长准备和苦心经营。一方面,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关系却一冷再冷、冲突叠加,信赖几无,双边关系日益复杂化和矛盾化;另一方面,问题再多,在和平发展为主流的当今世界,都要避免真的动刀动枪干起来,关系管控和改善还是大方向,这是不需赘言的“默契”。G20峰会召开前夕,两国之间的不和谐之声仍未减退。值此背景下,中国作为东道主与日方举行重要双边会谈,日媒“玻璃工匠”一词隐含的种种深意倒也贴切。
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强调,中方致力于改善发展中日关系的基本立场并没有改变。而中日两国关系现在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故此双方应该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努力扩大两国关系积极面,抑制消极面,确保两国关系稳定改善。
习近平主席的这番表态自然是话有所指。久违的积极场景下,日本依旧制造着各种“不和谐”。安倍晋三首相称,针对中国海警船频繁进入“尖阁列岛”(中国称钓鱼岛——编者注)附近的 “日本领海”问题,以及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军事化基地的建设问题,他站在日本立场上直率而明确地表达了意见。在事后的记者会上,安倍也毫不掩饰在南海纷争上的惯有姿态,暗示9月7日在老挝举行的东盟首脑峰会上会继续向中国施加所谓的“法理压力”。此外,日媒报道还称,东盟首脑峰会期间安倍晋三还将单独与菲律宾新总统举行会谈,其用意不言而喻。
对中日关系搞“两面派”,是日本近年来越玩越熟的把戏,这也是中日两国在政治互信上倒退,而且迄今迟迟难以取得根本进展的直接原因。G20杭州峰会上,中日峰会得以实现,虽然是中国一贯坚持的待客之道的体现,也释放出几大深层次信号,需要日方剥开“礼节”的表层去体会。
首先,重新为中日关系改善定调。在各种干扰和聒噪之下,“中日关系回头无门”的不安之音充斥两国舆论。而此次习主席会见安倍,其谈话至少包含三大关键词:“危机”、“管控”和“诚信”。具体说来,就是指出中日关系已经处在一种“危机”的状态,这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中日关系不是“居安思危”,而是要“临危”求解。陷入“危机”状态的中日关系稍微失控,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因此,中日两国领导人都应该加强责任感意识和危机意识。尽管如此,中国重视对日关系的立场不变、两国应管控好老问题,防止新问题、切实恪守四个政治文件和四项原则共识精神。
其次,再次释放对“中日韩”概念的重视。G20杭州峰会多场双边会谈里,中日、中韩高峰会谈格外引人关注。这既是因为最近中日、中韩关系不同程度受到各种因素干扰而产生摩擦,“见不见”成为热议,也源自不久前的中日韩三国外长会再次把“中日韩”这个“朋友圈”拉回了人们视野。三国何去何从,中方的举动显然给出了答案。同时,这也体现出中国在推进三边关系改善方面,提供影响力和主导力的诚意和能力。
最后,重申中国根本核心利益不容质疑和侵犯。无论是韩国部署“萨德”系统,还是日本搅局南海,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都言明词厉,十分清晰。沟通合作要搞,但涉及正当利益时中国必将寸步不让。这种“强硬”,实则有利于防止关系跑偏,会推动各方增进政治谅解。无疑,这也展现着中国在处理外部事务时,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自信。
如果真如日本媒体所说,日本把此次中日高峰会谈视为一件呕心沥血的“水晶玻璃”,那就更应该拿出足够的诚意与实际行动加以维护,继续精雕细琢。因为,多么精美的“水晶玻璃”也经不起左抛又甩,一旦彻底掉到地上只会碎了一地,再想修补也无法完好如初。
2016-09-07 03:13:04